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来到瓦城一百多天了,从刚开始的期待到如今的完全适应,不知道是经历了多少“酷热折磨”。
2月26日,当我的家乡还处于寒冬的时节,我穿着厚重的羽绒服启程出发。转机昆明时,寒冷似乎退却了一些,换上新买的风衣“臭美”起来。无奈昆明大风,拍出来的照片并没有想象中的令人满意,但这并也没有妨碍我去曼德勒寻找“温暖”。
刚开始瓦城的温度接近完美,在小伙伴们还在穿羽绒服的时候,我已经悄然换上了短袖,清爽自在,放飞自我,毫无束缚。但是,幸福的小日子怕是没过多久,我真正意识到了“热”,是在外面吃饭约等于蒸桑拿吃饭的那种“热”。尽管如此,我的体重也没有丝毫变化,厨艺倒是自以为地上升不少。
刚来瓦城不久,我们的主任、老师们带着我们出去玩,我看到了这个国家对佛的敬仰。我听到了皇城边风铃的声响,和大雁塔上的风铃一般,悦耳动听。我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菜市场上阿姨们可以用一长串的我听不懂的语言回答我的“别老嘞(多少钱)?”,当然座城市的热情自然少不了40多度的高温,是不是也在若有若无的表达对我们的欢迎。周末闲暇时光,本土老师们带着我们到周边的景点打卡,因瓦古城继续维持着神秘,散发着奶油香气的新毕梅佛塔成为网红打卡区,犹如奶油蛋糕般纯洁的她,非常适合穿着红裙艳丽的你。泼水节是接近“疯狂”的日子,老师们组织了布施,我也去了,他们拥挤着,喧闹着,也在享受着。年轻人在舞台下面“蹦迪”,孩子们拿着水桶泼向来往的路人。布施结束后,我们在集合点将冰水灌进行人的脖子里,看着他们身躯一抖,眼睛一睁的表情,有一种“恶作剧”般的成就感。
如今的我在瓦城已经呆成熟人了。我拥有一起吃喝玩逛的小伙伴,找到了好吃的早茶店,看到了属于瓦城四四方方的街道,体验了缅甸泰式马杀鸡,还有幸被邀请参加中缅建交69周年的庆典,欣赏了各式各样的舞蹈。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我没有她这般爱的没有缘由,于我而言,这里的蓝天白云与昆明的一般,寄托着对祖国的思念。
作者:严利静
就读于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就任于曼德勒孔教东区汉语志愿者
- 673 reads
-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