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港华侨佛经学校教学点

所属: 

抹港是缅甸北部克钦邦的一个重镇,位于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南部。它不仅是缅甸翡翠矿区腹地,同时也是华人的聚居地之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教育,多年以来当地爱国华侨克服重重困难创办华校不仅使得汉语在华人后裔之间得到传承,与此同时还让当地各个民族的人有了学习汉语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华文化。

image.png

抹港华侨佛经学校原名为振华小学,创建于1956年,有本地多位华侨共同商议后集资所建。李华章先生担任本校第一届校长,经过几年的发展,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为了让更多的本地人可以接受到华文教育,经当地华侨会和学校董事会商议之后决定,在当地重新寻找一处宽阔的场地建立一所新校。1964年,因地方局势变动学校不得不暂时关闭停学,校舍也被当地缅校租借征用。在此期间,本地华侨会长、学校校长以及各位董事,与本地政府多次进行洽谈协商都没有结果。直到1967年,再次经过协商,本地侨贤李鸿新先生答应出资建一所新校作为交换,赠送给当地教育厅作为新缅校,事情才得以解决学校重新开始授课。在此过程中,密城观音寺主持圣通法师也竭尽所能给予本校援助,经法师建议借宗教庇护,于是将校名改为“抹港华侨佛经学校。”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和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发展至今,抹港华侨佛经学校已有三栋两层建筑作为教学用地。学校共有教师17位,包括侨办外派教师1位、汉办志愿者教师3名、本土教师13位,其中有10位本土青年教师由校方董事会资助正在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进行学习。从幼儿园到初中,学校注册长期学生共有321人,其中外族生源(傣族、景颇族、缅族、印度)达到130余人,这与中缅两国交往不断深入密不可分。以往来学习汉语的多是华人子女,但随着缅甸中资企业的增多汉语人才供不应求,当地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目前,学校设有学前班、小学部和初中部。学前班主要教学对象为年龄较小的孩子,或汉语学习处于入门阶段的群体。主要开设了拼音、汉语、数学、写字、绘画五门课程。小学部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分别开设的课程有汉语、数学、语文、手工和音乐,其中一年级和二年级还有拼音课和造句课。三年级至六年级增加了作文课,对于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老师仅仅要求他们可以写出完整的段落,五六年级的学生则开始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初中部开设有:语文、历史、地理、数学、英语、作文、计算机七门课程。汉语课程的设置与安排由初期的探究、摸索逐渐发展成熟。学校规定每个班级汉语和语文的授课时间不能低于7课时。学生的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3—6月份和每周星期六,其余时间由于要去缅校学习,因此教师的授课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少。

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中文的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比如在妙趣横生的手工课上,带领学生剪纸、制作蛋糕盘、折纸灯笼、以及手捏橡皮泥塑等等,通过将具有中华文化元素的东西与实际的动手操作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音乐课,教学生们唱一些中华民谣或者当下流行歌曲。每每听到优美动听的旋律,孩子们便齐声高唱,久久地萦绕在教室上空,不绝于耳。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以游戏活动、观看视频等方式来学习课文,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中华文化,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最终评选出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我们与学生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image.png

此外,为了提高当地本土汉语老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主要培训内容包括语音、教室职业道德、计算机、语法、词汇、课堂活动、标点符号使用、教学方法讲解。同时这也是一个互相学习,交流教学经验的过程,让我们能够不断地提高,汲取优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吸收新内容。

image.png

目前学校有3位中国汉办外派志愿者教师帮助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活动。

99.jpg

2019年6缅方主任李祖清博士、中方主任李亚玲博士走访学校